登录 1秒注册

搜索
站长论坛»主页 首页 四季养生 >预防青光眼:早筛早诊早治,定期查眼别忘记!
查看: 9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预防青光眼:早筛早诊早治,定期查眼别忘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沙包(7级)
 楼主|26 分钟前 |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此人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防青光眼:早筛早诊早治,预防眼早眼别定期查眼别忘记!青光期查

作者:范致远2025-06-22 09:15:01阅读时长3分钟1027字眼科青光眼视力保护早期诊断定期眼科检查高危人群眼压视野缺损不可逆致盲用眼习惯眼科检查视神经损伤青光眼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家庭监测

近期正值世界青光眼日,筛早这一特殊日子让青光眼这个"视力小偷"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诊早治定目前我国约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忘记其中567万人因该病致盲。预防眼早眼别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3%,青光期查致盲率达30%。筛早程序员小王就是诊早治定众多患者中的一员,他平时工作繁忙,忘记长期熬夜用眼,预防眼早眼别突然发现视野边缘出现黑影,青光期查就医后确诊为青光眼。筛早可见,诊早治定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性高、忘记危害性大,作为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青光眼危害大,早期症状要分清

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具有不可逆性。急性发作时,眼压会骤升,快速破坏视力;慢性青光眼则像个悄无声息的"视力偷窃者",因其症状隐匿,患者往往难以察觉。急性青光眼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慢性青光眼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比如夜间视物模糊、边缘有黑影。眼压的正常范围在10-21mmHg,当持续超过21mmHg时,就可能引发视神经损伤。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青光眼都与眼压高有关,部分患者属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因此不能仅靠眼压来诊断,还需结合视野检查与视神经评估。

四大高危人群,小心青光眼找上门

有四类高危群体要格外注意:一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二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三是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四是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像案例中的小王,长期熬夜用眼、情绪波动大,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眼压。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也与青光眼相关,糖尿病患者患青光眼风险较常人显著增高,这些疾病会通过血管病变间接损害视神经。高危人群可以通过追溯家族病史、自查用眼习惯(如日均屏幕时间>8小时)来初步评估风险,并定期进行筛查。

预防青光眼,从生活小事做起

生活中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保持每天适度户外活动有助于眼部健康;避免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用眼;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管理情绪。眼科检查中的眼压测量、视野测试、视神经OCT扫描等项目很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一次。需注意家用眼压计监测存在局限性,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检查,自行监测可能延误诊断。

抓住黄金窗口期,早诊早治是关键

早期诊断青光眼意义重大,及时干预可将视力保留率提升至80%以上,而晚期治疗只能延缓失明进程。轻度青光眼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等进行药物降眼压;中重度青光眼则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特别要提醒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需要遵医嘱持续治疗,青光眼患者需终身随访。可利用电子设备设置用药提醒功能。

青光眼防控要做到"早筛、早诊、早治",定期眼科检查必不可少。建议将眼健康纳入日常健康管理,高危人群家属可通过督促用眼习惯、陪同就医等方式,共同营造主动预防的良好氛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秒注册

站长论坛积分规则

辽ICP备171053号-2|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站长论坛

GMT+8, 2025-08-30 , Processed in 0.295106 second(s), 188 queries .

Powered by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

返回顶部